鹏城网

标题: 推动岭南文脉传承发展 南粤百姓共享文化果实 [打印本页]

作者: 蓝追寻    时间: 2019-10-23 17:54
标题: 推动岭南文脉传承发展 南粤百姓共享文化果实

  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提升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

  ——习近平总书记

  金秋十月,又是一年丰收时。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州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时指出,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饱含深切期望的殷殷嘱托,字字千钧,成为广东文化砥砺前行的指引。

  一年来,广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文化自信,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广东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广东勇立潮头,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人文湾区蓬勃发展的生动图卷正在展开。进入新时代,广东努力交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份精彩答卷,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提供有力支撑。

  保护文化遗产留住城市记忆

  麻石铺路,骑楼林立,趟栊门里广州老西关风情浓郁。

  为留下城市记忆,用“绣花”功夫对城市历史街区进行微改造,探索历史建筑多元活化利用,广州一年来又有新成果。国庆期间,永庆坊二期改造示范区正式开放,修缮一新的李小龙祖居、八和会馆、金声电影院和恩宁路骑楼街等历史文化建筑群内人潮涌动,市民们纷纷前来“打卡”。

  当前,一场整理挖掘历史文脉的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展开了。愈来愈多的近现代重要史迹开始进入公众视野。今年以来,广东共有174处不可移动文物被列入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红色革命文物为主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建筑占最大比例。

  为了让文化遗产重新焕发活力,广东探索建立“岁修”制度,由省财政拨付日常保养维护资金和抢险加固经费,尤其对年久失修、濒临毁坏的革命文物及时开展抢救性保护。

  4月30日,深藏于广州闹市区的一栋蒙尘已久的两百年古老祠堂——杨家祠整饬一新后重新开放。这座古老祠堂,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的理论家和革命活动家杨匏安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场所,也留下了上百位共产党人的革命足迹,成为广州这个英雄城市的光辉记忆。自2018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正式启动广州杨家祠修缮工作以来,在各方的通力合作下,得以重现于世。

  从屋内的一砖一瓦到门墙上的岭南传统壁画,党史、文物、建筑、规划、美术专家通力合作,保证杨家祠修缮工作悉心考究,在修缮中保护革命遗产文物,保留珍贵的历史印记。

  如今,杨家祠开放仅半年之久,成为红色主题教育的热门场所,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青年学生以杨家祠为起点,沿路寻访杨匏安在广州留下的革命足迹。

  发掘文化遗产的价值内涵,让岭南文脉不断延续。日前,“三师”(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志愿者团队、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和中山大学多名教授遵循史料记载,在韶关坪石一带多次寻访,先后发现并确认了抗战时期多个岭南高校的办学旧址,一段感人的华南教育抗战史随之揭开。

  短短几个月里,这片抗战旧址被活化为“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多家文博机构和旅行社推出相关红色研学和旅游路线,国庆期间全部爆满。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劲介绍,抗战遗址调研还在进行中。不少与港澳相关的史迹点也陆续浮出水面,为“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增添新节点,未来还将推出粤港澳青年研学路线,让更多人了解这段三地共同办学的烽火岁月。

  在广东,233条南粤古驿道的整理挖掘,在岭南大地上串联起深厚绵长的文化记忆。去年,11条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打造完成,勾连起沿途的文物古迹,超440万名游客在春节期间选择古驿道游,珠三角各市与古驿道相关的景区、酒店、民宿都人气高涨。

  广东还发布《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建设工作方案》,计划在今年建成孙中山史迹径、海上丝绸之路史迹径、华侨华人文化遗产游径、古驿道文化遗产游径4条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3年内打造9条,并将之与古驿道、绿道体系和城市历史街区打通。目前,以粤海关博物馆为起点的广州示范段正在建设中,为后续游径的设计打好“样板”。

  以游径串联文化遗产,唤醒三地共同记忆,守护粤港澳共同的历史文化根脉。在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二所副所长徐涵看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试图构建的是既能提供历史文化学习、又能提供休闲游憩功能的线性游憩空间,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以“可看、可游”的方式讲好大湾区故事。

  “活化”岭南非遗振兴传统工艺

  为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广东文艺工作者们不断从传统文化的丰厚积淀中,汲取创新基因,让岭南文化在新时代的土壤中长出更茂盛的枝叶。

  南国红豆,历久弥新。9月3日,首部4k全景声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亮相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戏曲、电影、特效相结合,在4K技术的加持下,“南国红豆”华丽蝶变,在世界舞台绽放独特光芒。“借助电影这一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找到一个非常好的传播载体。”该片主演、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说。

  粤剧的未来在青少年。6月2日,由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十届广东省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中,最小的演员只有6岁。孩子们用稚嫩声腔演绎经典粤剧唱段,让粤剧名家倪惠英眼前一亮。“全面打开传统文化通向年轻人世界的大门,粤剧才能找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础”,倪惠英说。

  通过将表演艺术、学术研究、资源保护、市场拓展、受众培育相结合,广东探索了一条以粤剧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之路。

  广东粤剧院的“粤剧进校园”活动今年进行了80多场,实现了广东高校全覆盖。广东省艺术研究所主要打造的粤剧展演活动品牌“粤戏越精彩”今年举办到第五届,一系列精彩节目中,涌现了不少优秀青年粤剧演员的身影。自2012年启动的“广州市戏剧创作孵化计划”,为年轻编剧人才创造机会,已成功“孵化”排练剧目26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文明的载体。插上新科技与互联网传播手段的翅膀,岭南非遗展现出新的活力,频频引发年轻人的文化共鸣。

  今年6月,广东成功承办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通过裸眼3D、动漫主持、全息声场等全新技术,一场名为“看见·非遗”的大型非遗新媒体展演活动,让非遗背后的民族记忆和文化自信,在方寸舞台间被重新唤起。

  广东还通过开设非遗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快手号等手段,不断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为非遗的传播与传承赋能。酷狗音乐打造的线上“国乐大师课”,结合时下流行的直播互动形式,陈军等民乐演奏家与网友、主播零距离互动,为推广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活化”传承岭南非遗,必须扎根当下,与现实生活相融相通,找到新的生存形态。在化州,传统的跳傩祭祀活动——跳花棚,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倡导和传承人的努力下,融入现代生活,服务广大群众,并走进校园,成为了当地喜闻乐见的传统舞蹈。5月30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启动“非遗课外时·进校园百校百场活动”,舞貔貅省级传承人张永木、榄雕传承人周汉军和吴俊凯、剪纸传承人何丹凤等非遗传承人带着民间艺术走进学校,让孩子们感受工匠精神。

  广东大力推进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着力构建非遗保障体系,保护传承能力建设成效明显。目前,广东已建立国家级传统工艺工作站1个,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2个,市级传统工艺工作站20多个,以一系列有质感、有创意、年轻化的全媒体产品,为传统工艺振兴培育“粉丝群”,扩大传统文化的“朋友圈”。

  盘活基层资源提高文化获得感

  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广东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一项项可知、可感的惠民举措,让发展成果浸润南粤大地,切实提高百姓文化获得感。

  ——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速,基层文明实践活动进一步提质升级。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0317个,成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1.9万支,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近15万场次,参与群众近600万人次,为打通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提供有力支撑,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南粤大地落地生根。

  ——盘活基层文化资源、凝聚各方文明创建力量、创新志愿服务形式。佛山共建立了5个区实践中心、32个镇(街)实践所、285个村(居)实践站、1000多个实践点。9月26日,在顺德区北滘镇北滘社区,80多名志愿服务队员们送去健康义诊、义剪、消防安全、普法咨询等服务,让社区居民笑开了花。在中山市小榄镇,百姓宣讲员们带来个人与时代共成长的奋斗故事,引发现场观众强烈共鸣。在肇庆德庆县,平均约每7人就有1个志愿者。

  ——文化发展为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韶关风度书房、佛山南海的读书驿站、江门陈垣书房……形式多样的图书馆延伸到街道、基层社区,是广东公共文化建设贴近民生的生动写照。2019年南国书香节主分会场入场观众超300万人次,分会场实现了全省21个地级市全覆盖。

  ——实施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攻坚做强工程,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广东大力做好各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文化设施服务建设向基层倾斜,深入推进“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截至目前,全省建成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5721个,覆盖率达到99.62%,全省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194.52平方米。

  今年8月,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农讲所、广州起义纪念馆、广州博物馆等广州11家博物馆推出夜间开放服务,老百姓下班后也能逛博物馆,夜游博物馆成了羊城市民新的文化生活形式。

  广东通过“2019广东省艺术院团演出季”、“粤戏越精彩”粤剧申遗十周年精品展、“广东省艺术精品惠民巡演”等活动,一方面盘活各市、县公共剧场资源,另一方面将一批岭南舞台艺术精品,推到全省尤其下沉至欠发达地区,用优质的文化艺术服务基层百姓。

  补短板,提效能。广东推动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向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倾斜,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服务均等化水平。“同饮一江水——广东劳动者歌唱大赛”“广东群众戏剧曲艺花会”“百歌颂中华”等群众文化活动在全省21个地级市如火如荼开展,此外,云浮的“农村春晚”、清远的“村歌嘹亮”群众歌唱大赛等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也展现了基层百姓的文化创造力。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建设“人文湾区”。根据部署,广东正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建设。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于6月24日在广州拉开帷幕,大湾区“9+2”各城市同步启动100多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香港、澳门的艺术家与广东艺术家共同登台亮相,展现了三地文化艺术节合作共融的态势。

  粤港澳三地青少年的文化交流也向纵深发展。三地联合开展“粤港澳青少年粤剧艺术交流夏令营”“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等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三地青年感受湾区深厚人文积淀,共同领略文化的同根同源。

  基层在行动

  历史街区“活”起来

  一年来,广州恩宁路永庆坊的蝶变在继续。“这里旺起来了,人也变多了。”广东粤剧銮舆堂秘书长罗英伟笑着对南方日报记者谈起这里一年来的变化。

  让罗英伟欣喜不已的是,游客人数的增长,说明更多人接触和了解粤剧粤曲文化。“我们把銮舆堂一楼设置为一个小型的展览厅,几乎每天都有游客前来参观。不仅粤剧粤曲的品牌知名度得到提升,同时活跃了当地文化氛围。”罗英伟介绍,銮舆堂各类粤剧粤曲团体演出场次多了一倍,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也愿意参加相关的培训班,接受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

  榕树下、亭台里、台阶前,戏剧的空间从剧场延伸。在荔湾湖公园内,每天有多个民间私伙局现场表演,粤剧粤曲声在荔枝湾畔常年不绝。永庆坊旁的粤剧艺术博物馆,也是附近街坊开展私伙局的据点。“每周二、五上午,广福戏台会有私伙局团队进行粤剧表演,同时每周还有一到两场专业团队的演出,既有本地团队,还有中山、东莞及港澳地区的爱好者。”馆长马楠告诉记者。

  8月31日晚,“艺术名家走进生活”系列活动启动。著名粤剧艺术表演家欧凯明、苏春梅等,为市民带来一场阵容强大的免费演出。住在广州市荔湾区的市民秦科增带着5岁的孙女,一早来到剧场。这里的演出节目,已成了爷孙之间的固定娱乐。

  在刚过去不久的国庆假期,永庆坊历史街区周边的各类文化活动都纷纷注入“西关”文化基因,如荔枝湾的水幕灯光秀、文化公园的国庆灯会、沙面的开放式音乐会表演都增添了南派武术、醒狮、打铜等传统项目,让市民在欢度节日时光中感受浓浓的“家乡情”。

  “荔湾区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现在不仅要让别人看得到,也要让人摸得到。”荔湾区文广旅体局副局长严洪芳说。木雕、牙雕、玉雕、广彩和广绣被称为“西关五宝”,是当地居民承载家乡记忆的载体和符号。如今,永庆坊入口处的“三雕一彩一绣”展厅是游客必去的“打卡地”,非遗传承人的手工精品让游客大饱眼福。

  展厅内的文创产品,比如运用广彩元素做成的手机壳、项链、瓷板画等,将文化艺术与生活相融合。“这些文创产品颇受年轻人喜爱”,严洪芳说,“同时我们将价格控制在一定的高度,让更多人可以把‘西关风情’带回家”。

  “以前,一些优秀的文化元素只停留在项目申报、技艺培训以及活动进校园三个方面,覆盖面较窄,但现在在不同场所都能看到。”荔湾区非遗中心主任谢德明说。目前,荔湾区逐渐引导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及创新发展,打造拥有老城市历史记忆的文化集聚区。其中广彩、西村窑等项目参与新华书店“岭南书房”计划,由新华书店代售非遗工艺品,众多“老广州”文化与流行文化相结合,通过电影院、图书馆等企业、机构植入不同的年龄层中。

  如今,永庆坊二期工程已正式完成改造并对外开放,不仅位于恩宁路段的骑楼街焕然一新,还推出了“老城新游”活动,以复古的设计还原民国时期的士多店、老相馆、老物件展览馆、骑楼街铜铺、八和会馆等传统历史街区风貌。“未来,相信永庆坊将会吸引更多的街坊游客。”谢德明笑着说。

  南方日报记者 徐子茗

  黄堃媛 李文轩



作者: 蓝追寻    时间: 2019-10-23 17:55
如今,永庆坊入口处的“三雕一彩一绣”展厅是游客必去的“打卡地”,非遗传承人的手工精品让游客大饱眼福。




欢迎光临 鹏城网 (http://www.pengchengwang.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