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微博
  • Qzone
  • 微信

深圳独立研制卫星上天 五年内再造20颗卫星

幸福彼此 2012-11-23 10:35:08 显示全部楼层
鹏城网

马上注册,快速抢更多广东特价旅游门票和酒店特惠,轻松玩转鹏城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11月19日,首颗由深圳独立研发制造的卫星成功在太原发射,深圳由此成为国内独立研发制造卫星的第三座城市
    这颗由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公司(以下简称深圳东方红)独立设计生产的“新技术验证卫星”,也是我国第一个由企业自主投资开展的航天新技术在轨验证项目。目前该卫星运转良好。记者了解到,该公司未来5年内将再造20颗卫星,并逐步走向国际市场。
1.jpg
    昨天,工程师在对卫星模拟器件进行精心检测。本版摄影深圳商报见习记者 钟华登
    公司员工7成是研究生
    深圳东方红2008年由中国卫星联合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和哈工大共同组建。深圳独立研制首颗卫星的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深圳电子、新材料等相关企业能从中寻觅哪些商机?记者昨日就此采访了深圳东方红公司。

6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幸福彼此 楼主 2012-11-23 10:38:32 显示全部楼层
鹏城网
    11月22日,冬日里的深圳,阳光格外明媚而温暖。位于深圳南山的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里,一群年轻的小伙子笑得格外灿烂,就在3天前,他们亲手研制的“新技术试验卫星一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上天。
1.jpg
图为东方红海特卫星模型
    李春、王刚等工程师是深圳东方红公司年轻的研发人员,大部分为“80后”,老一辈中国航天人身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航天精神,在他们身上依然体现得淋漓尽致。
    据了解,目前,该公司员工共有135人,70%为硕士和博士,35岁以下占65%。
幸福彼此 楼主 2012-11-23 10:42:15 显示全部楼层
    以地下室为家连续作战
    记者跟随这些工程师们来到了一个地下室,一位戴着眼镜的年轻人正紧盯着电脑在做数据检测,屏幕上是外人无法看懂的代码和符号。房间里还放着一台和此次上天卫星大小类似的“测试卫星”,以及机械手等自动化设备。
    这里是一个临时租用的场地,办公条件较为简陋。由于条件有限,该公司暂时将研发室设在地下室,空间不大,空气不太流通,推开门就是停车场。
    这些年轻人似乎并没有受到工作环境的太多影响,依然充满激情。有人告诉记者,在最紧张的时候,从事卫星综合电子系统设计开发工作的黄旭、田佳琳、柯光贤等几位工程师,把地下室当成了家,曾经连续三天两夜在这里不休息。因为有一项测试需要连续运作几十个小时。
    “第三天看到他们时,都趴在桌上睡着了。”李春回忆说。
    “在北京进行的测试中,有很多颗卫星排队测试,我们更要抓紧时间!”记者还了解到,该公司还有一些外派到北京做总装实验的工程师们,有的半年只回家一次,有的一次都没有回。仅以模拟真空试验为例,需要连续1个月不停地运转,检测结构是否稳定,低温环境能否正常工作,电子兼容是否实现等。
    小环节出错需一个月弥补
    由于独立研制卫星,涉及卫星的设计、研发、测试、总装等各环节,环环相扣,且技术要求级别很高,所以在这里的工程师们,都养成了一丝不苟的习惯。
    每安装一个零件都需要进行测试,当某一部分出现问题,需要从整星上拆卸下来,除该部件需要重新改进外,其余部分的实验全都要重新测试,且每替换一个零件,都需要记录、拍照、存档,这一过程往往需要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幸福彼此 楼主 2012-11-23 10:44:28 显示全部楼层
    上幼儿园的儿子以父为荣
    在很多人看来,他们成为深圳在航天领域的开山功臣。 其实,这些年轻人,也有自己的偶像。
    “钱学森是我们五院首任院长!” 李春自豪地说,中国航天领域的泰斗给了年轻人太多的激励和动力。记者了解到,他所说的航天五院,即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我国最早从事卫星研制的高科技单位,也是目前国内最具实力的卫星、飞船主要研制基地。
    “大家都有作为航天人的归属感,为自己能给国家航天事业做出贡献而感到骄傲。”王刚等工程师们表示。
    李春笑着告诉记者:“我儿子在幼儿园里,经常对同学们和老师说,我爸爸是做卫星的!显然,我们的下一代已将自己的父亲视作榜样。”
    专访
    深圳东方红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赵福顺:
    小卫星的产业链条庞大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微小卫星已经成为最活跃、最富于挑战性和具有广阔商业前景的空间技术产品。
    重量在1000公斤以下的人造卫星统称为“微小卫星”。据了解,深圳东方红是专业从事微小卫星新技术探索与试验、研制生产的“五院第五卫星总体单位”,主要方向是200公斤以下的微小卫星系统研制。
    15种产品上天“做实验”
    据了解,大卫星的研发成本非常高,通常在10亿~20亿元,对可靠性要求极高。刚刚研制的产品和技术放到卫星上试用,可能会给卫星带来毁灭性的风险。
    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赵福顺介绍,此次深圳发射上天的微小卫星,重量130公斤,搭载15种试验载荷,主要是对航天领域国内自主研发的新材料、新技术进行空间环境适应验证,为替代进口打下基础,进一步降低成本。
    “别小看微小卫星。”赵福顺说,相比大卫星来说,微小卫星具有单颗成本低、制造和发射周期短等优势。它利用火箭发射的余量,是低成本的搭载飞行试验平台。他介绍说,此次发射的费用大约在500万元,如果单独发射,费用则在2000万元以上。
    他介绍,此次深圳第一颗独立研制的微小卫星上天积累了三个方面的成果,一是为150公斤级的卫星搭建了技术平台,二是形成了一体化的综合电子技术,三是有了新型的姿态和轨道控制方式。
    未来偏重于商用领域
    赵福顺说,将来的微小卫星将更加偏向于商用领域。可为客户提供新技术试验、气象、空间物联网、国土资源普查、地理环境监测等信息数据收集与分发工作。
    比如中石油、中海油,可利用小卫星勘探油田与海洋等地质信息,即使在偏远山区、海洋上,也可实时传动态信息回总部。
    大家熟悉的高速公路,这是地面基础设施,微小卫星则可以建立空间基础设施,为“地网合一的立体化信息高速公路”提供技术支持。
    赵福顺表示,未来将尽快完成生产线的建设,利用深圳的地缘优势、人才优势、政策优势,抓住微小卫星的发展机遇,提高生产能力,达到具备多颗卫星同时研制的能力,规划引进100名以上高技术人才,未来5年内将再造20颗卫星,并逐步走向国际市场。
幸福彼此 楼主 2012-11-23 10:49:33 显示全部楼层
    30%测试仪器由深圳企业提供
    航天产业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产业链条庞大,微小卫星在深圳的发展,是否能带动相关产业?
    赵福顺表示,微小卫星对深圳的相关产业一定会有带动作用,目前民营企业参与这个领域的不多,从卫星本身而言,它具有空间环境上的特殊性,高低温交叉变化、高辐射,对卫星的生产设备要求格外严格,大多为向指定企业定做。
    但他同时也表示,深圳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民营企业可以在周边配套领域参与探索,目前采购的相关零部件测试仪器就有30%左右由深企提供。
    卫星大厦明年初投入使用
    据了解,卫星的生产、制造、设备等条件较为严格,该公司受限于目前的场地, 还无法完成整个环节的运作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0年3月13日卫星大厦正式开工建设。赵福顺介绍,该大厦2013年初投入使用。届时,大厦将集卫星研发、系统集成区域及普通办公区为一体,可同时满足微小卫星研制生产及管理的各项需求。
    深圳商报记者随后来到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学府路与科园路交界处的建设工地,看到该卫星大厦造型酷似帆船,共17层,占地约5000平方米。据了解,目前已有一部分大型卫星试验设备陆续搬入安装。
    深圳商报记者 谢 静
    来源:深圳之窗

jhnge 2012-11-26 15:03:47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下再看哈












冠生园月饼
jhnge 2012-12-10 19:12:48 显示全部楼层
好啊楼主,没想到啊,太好了












翡翠手镯  http://www.61km.net/
关闭

热门活动上一条 /2 下一条

车嘀嘀汽车团购
用户反馈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