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微博
  • Qzone
  • 微信

深圳湾畔织就“中国结”

yezhan01 2013-4-6 15:15:29 显示全部楼层
鹏城网

马上注册,快速抢更多广东特价旅游门票和酒店特惠,轻松玩转鹏城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沈勇
   南国深圳,没有原生态少数民族,但锦绣中华·民俗村,却成为56个兄弟民族欢聚的乐土,世界在这里看懂中国之美。
   时光回溯21年前,1992年的那个春天,小平同志来到这里,与民众同游,欣赏中华微缩景区,感受灿烂民族文化,并与家人在布达拉宫微缩景观前合影,留下闲适、温馨的一幕。
   伟人闲庭信步,却见证了旅游业的新篇章,中国旅游,原本只有静态的风景,锦绣中华·民俗村却让中华民族风情舞动飞扬,中国现代主题公园由此起步,历时20余载,风采胜昔。
   小平在深圳留下“合家欢”
   春满南粤,正是鹏城市民踏青好时节。记者随着络绎客流,走入锦绣中华·民俗村,这里的“赛花节”让游客花香满袖:独龙族的“竹围花梯”、白族的鲜花蝴蝶、苗族的鲜花公鸡,还有彝族村寨、摩梭寨、佤寨、瑶寨……各民族同胞制作出独具民族风味的鲜花景观,飘荡出花香里的民族风。
   “每逢春返深圳,花香如海的日子,锦绣中华·民俗村里的老员工总会想起21年前小平同志在这里的乘兴之游。”深圳锦绣中华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建伟回忆。
   “小平同志一行由徽州街西行,缓缓驶经各个民族村寨。所到之处,各少数民族的演员都在尽情地跳舞欢歌,敲鼓击乐,充满欢乐祥和的气氛。小平同志一行在这里领略了千姿百态的民族风情,欣赏了古朴纯美的民间歌舞。而那别具一格的徽州石牌坊群,富有民族特色的贵州鼓楼、风雨桥,云南藤桥,金碧辉煌的西藏喇嘛寺等,又把小平同志一行带进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长河中。”
   “一般高级领导游园会采取闭园措施,但小平担心影响到景区经营,特意没有作这样的安排。”吴建伟说,当时游览的群众、港澳同胞和外国朋友得以近距离地看到小平,大家鼓掌向他致意,小平同志亦频频向人们招手问好。
   游览途中,小平被引导到布达拉宫微缩景观前,为达到仿真效果,景观宫殿顶上与真的布达拉宫一样,都是用金箔贴成,显得金碧辉煌。“我到过全国很多地方,就这里没去过。”小平兴致勃勃地对身边家人说:“我们一家子在这里照个相吧。”于是,小平一家人在深圳景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镜头。

3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yezhan01 楼主 2013-4-6 15:16:03 显示全部楼层
鹏城网
   “‘小平效应’让人们领略深圳旅游的魅力,1992年景区接待游客突破700万,至今这仍是国内主题公园的最高纪录。”
   中国旅游发展的里程碑
   “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旅游尚处于萌芽状态,景点只有‘二老’可看,一是‘老天爷’——自然景观;二是‘老祖宗’——人文景点。”吴建伟介绍。
   于1990年、1991年先后竣工开业的“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都是人造景点,而其特色和风格却可以与国内外的著名旅游景点比美。“锦绣中华”中的“兵马俑”、“万里长城”、“黄果树瀑布”等几十个微缩仿真的中国最著名文化和自然风光旅游景点,除了大小不一样之外,几乎与真的没有区别。“民俗文化村”则选取汉、满、蒙、维吾尔、藏、傣、苗等中华大家庭里二十多个最有特色的民族,按1∶1比例建设各个民族村寨,并且招收各个民族男女青年来做接待员、演员,使各个景区每天都有精彩的艺术表演。
   “人,由此从景区的服务者,歌舞起来,变成一道道更绚丽的风景,成为国内主题公园开山之作。”
   “锦绣中华”和“中国民俗文化村”开业后声名远播,每天都吸引成千上万四面八方的游客。这也使深圳的旅游业异军突起,拉动了酒店、饮食、交通、商业等服务行业快速兴起。
   快速增长的客流,也一度使景区管理出现混乱,有日本旅游业界人士游览后摇头:“中国人能建好主题公园,但管不好。”面对质疑,景区管理者意识到,旅游需要的不仅是形式创新,更是管理和服务的创新。
   一系列尝试中,最知名的是“洗手间文化”。那时中国的厕所是最被国外游客诟病的,被指为“闻着味道找厕所,进了厕所无处下脚”。锦绣中华由全体洗手间管理员参与的洗手间文化营造活动在景区全面展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孔庙”洗手间——当洗手间管理员面带微笑为游客递手纸、拧水龙头、喷香皂液,甚至梳头、擦皮鞋时,游客亲切地将它誉为“锦绣中华第81景”。
yezhan01 楼主 2013-4-6 15:16:35 显示全部楼层
   突破主题公园“生命周期”
   深圳旅游的成功,使国内一度兴起“主题公园热”,有人曾对国内主题公园发表过这样的“周期论”:一年热,两年温,三年冷,大多数超不过5年生命周期。深圳主题公园是否也如此?
   “突破‘周期论’,关键在于坚持民族文化的核心,不断创新求变。”吴建伟介绍,锦绣中华·民俗村找到了两条“生命线”,一条是1995年推出的大型广场艺术《中华百艺盛会》,另一条是次年推出的民族主题节庆“泼水节”。“两大产品后来不断地演变与丰富,许多来深圳旅游的人慕名来看演出,民族节庆也与黄金周等巧妙契合,吸引游客狂欢。”
   值得一提的是,民族演艺与节庆在市场、艺术与民族文化间达成了精妙的平衡,成为中国文化旅游事业的风向标,引起国内同类主题公园竞相效仿。
   锦绣中华·民俗村的成功,使一度徘徊于主业选择的华侨城找到方向,坚持不同主题,面向不同人群的主题公园在深圳应运而生。时至今日,一条旅游长廊如珍珠项链缀饰在深圳的城市横轴线上。深圳作为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移民城市,自锦绣中华·民俗村建成开放后,华侨城相继滚动投资兴建世界之窗、欢乐谷、东部华侨城等,形成庞大的主题公园群落。
   目前,华侨城主题公园模式已走向全国。截至2012年底,华侨城旗下的文化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已经达到2.2亿人次,成为连续多年进入全球旅游景区集团前八强的唯一亚洲企业。
   “今年,我们将投资逾1亿元打造新傣寨泼水广场,利用声光水电多种现代元素与民族文化元素错综交融,更适合都市年轻人群参与。”吴建伟介绍,同时新版的民族服饰歌舞《东方霓裳》、喜剧化的数字互动剧场、光影秘境的苗寨黔仙洞等新项目也相继上演……“游客常玩常新,是旅游的生命之源。”
yezhan01 楼主 2013-4-6 15:17:31 显示全部楼层
   寻访 人物
   小平给我们极大鼓励和鞭策
   1992年小平同志来到深圳,当时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和锦绣中华微缩景区都是开业不久,小平同志携家人与中外游客一起,在景区里留下闲适、温馨的一幕。老人向景区少数民族员工亲切招手问好,并与家人在微缩景观“布达拉宫”前合影留念,这张照片不仅成为小平同志家人的纪念,更成为景区、成为深圳的深刻记忆。
   小平同志游览景区,给我们极大的鼓励和鞭策,使景区从此坚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经营理念,并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目前锦绣中华·民俗村正制定全新发展规划,向世界一流的文化旅游景区迈进,让世界在这里看懂中国之美。(沈勇 整理)
   学者 短评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教授宋丁:
   新时期旅游 应创新求变
   锦绣中华·民俗村的出现是中国主题公园旅游的里程碑事件,它改写了深圳旅游资源及产品格局,平添了深圳旅游的文化内涵与游客参与性,华侨城也由此步入旅游主业,成就了中国最大旅游品牌。
   时至今日,锦绣中华·民俗村已经历20多年发展,虽然保持着景区的生命力,但建筑设施老化、游艺项目老套等问题也不容忽视。为更好顺应中国旅游发展大势,景区需要在坚守民族文化主题的同时,深化发掘文化内涵,加入现代科技等创新元素,吸引游客参与,与国内不同省份或民族地区形成互动,联手举办如“新疆周”、“西藏周”等主题活动,让各地民族文化创新变化,走入深圳。
   (沈勇 整理) (来源:新浪新闻)
  (原标题:深圳湾畔织就“中国结”)
关闭

热门活动上一条 /2 下一条

车嘀嘀汽车团购
用户反馈
客户端